close
- 描述一件事物時,轉變其原來的性質,化成另一種與本質截然不同的事物,稱為「轉化」。
- 「轉化」的類別可分為人性化(擬人法)、物性化(擬物法)、形象化。
(1) 人性化(擬人法):將物擬人。
l 夏天什麼時候跨了門檻進來我都不知道。(夏媜 夏之絶句)
l 桃樹、杏樹、梨樹,你不讓我,我不讓你,都開滿了花趕趟兒。(朱自清 春)
l 少焉,月出於東山之上,徘徊於斗牛之間。(蘇軾 赤壁賦)
(2) 物性化(擬物法):將人擬物。
l 不知道有誰在撕毀著我的翅膀,使我不能飛揚。(楊喚 詩簡集)
l 老成凋謝,莫可諮詢。(連横 臺灣通史序)
l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。(李密 陳情表)
(3) 形象化:將抽象的事情具體化。(擬虛為實)
l 或許所有的人都早已習慣於污濁了,但我們仍然固執地製造不被珍惜的清新。(張曉風 行道樹)
² 「製造不被珍惜的清新」是化抽象為具體,將抽象的「清新」形象化。
l 逮奉聖朝,沐浴清化。(李密 陳情表)
² 「沐浴」是化抽象為具體,使抽象的「清化」形象化。
l 大風裡看到一列列淹沒海天稜線和低雲相酬唱的巨松,我的心智彷彿直接融入了那片鬱綠的深處。(林燿德 樹)
² 「融入」二字是化抽象為具體,使抽象的「心智」轉化為具體的形象。
全站熱搜